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25.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7.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6■◆.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中国教育辉煌成就◆★■◆■,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1.战略意义◆◆■。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13.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有序推动国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支持孔子学院教师、援外教师成长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1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义务教育学校侧重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侧重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继续实施教师国培计划。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实施校长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27.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19.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适应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优化高等学校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配合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师资格认证、服务管理等制度★◆■★。帮助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职称评聘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22■◆■★★.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18.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规范。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需求,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分类施策。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15.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6.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教育行业特点◆★★,分区域规划★◆★,分类别指导,结合实际★★,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任职条件和资格,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激发办学治校活力。
23.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1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9◆■.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11◆◆■★.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教师宣传国家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26.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机制、整体抓质量、安全抓责任、保证抓党建,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主要负责和相关责任人要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研究修订教师法★■◆★。统筹现有资源,壮大全国教师工作力量,培育一批专业机构,专门研究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推行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师在高等学校办学治校中的作用。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21★■★★◆■.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20★★■■■■.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14.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4◆◆.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12◆★■■◆.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
8.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5.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加大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24.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完善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